x

健康百科

体成分测试实验原理

体成分测试的实验原理主要基于生物电阻抗技术(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简称BIA),这是一种专业的生物医学测量技术,其科学原理建立在人体生物电学特性的基础之上。这项技术的核心原理在于利用人体不同组织对电流传导的明显差异性,从而实现对身体成分的非侵入性测量。

人体成分分析仪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人体各种组织的电学特性存在明显差异。脂肪组织由于含水量极低(通常只有10-15%),且缺乏自由电解质,因此对电流的传导能力极差,呈现出很高的电阻抗值,几乎可以说是不导电的。相比之下,肌肉组织和其他瘦体组织则富含水分(约70-75%)和电解质(主要是钠、链、镁、磷等离子),因此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表现为相对较低的电阻抗值。骨骼组织的电学特性介于两者之间,但由于其高密度和特殊的矿物质构成,也会对整体的电阻抗测量产生明显影响。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设备会通过精密设计的电极系统向人体施加微弱的高频交流电流,电流强度通常在500-800微安之间,频率范围在1-1000千赫兹。这个电流强度充分在可靠阈值以内,人体几乎感受不到任何不适。设备同时会实时测量电流通过人体时的阻抗特性,包括电阻和电抗两个基本参数。

现代部分的多频率BIA技术能够在不同频率下分别测量阻抗值,这种技术的专业性在于能够区分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不同电学特性。低频电流主要通过细胞外液传导,因为在这个频率下细胞膜起到绝缘体的作用;而高频电流则能够穿透细胞膜,同时通过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传导。通过对比分析不同频率下的阻抗数据,可以更加正确地计算出各种身体成分的含量和分布情况。

zui终,设备会将测得的电阻抗数据与受测者的基本信息(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等)相结合,通过经过科学验证的预测方程和算法模型计算出各项身体成分指标。这些算法模型通常基于大样本的人群研究数据建立,并会根据不同的人群特征(如种族、年龄段、性别等)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Copyright © 1996-2024 南京科进实业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辐射安全许可证编号:苏环辐证[A076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苏)-非经营性-2024-0122 苏ICP备14049643号-2 网站地图

欢迎咨询
热线电话
咨询电话

扫微信咨询

自助查询

咨询厂家客服,获取专属报价

称呼:
电话:
地区:
产品: